民爆工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确保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关系到工人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是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创新发展的首要目标方向。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民用爆炸物品行业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技术进步指南》(以下简称《技术进步指南》)和《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机器人发展指南》), 建议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实现危险作业过程的无人操作,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加快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升级和更换
为贯彻落实《技术进步指导意见》、《机器人发展指导意见》和国务院领导关于提高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指导精神,结合民爆生产和民爆装备制造企业的现状,规划整合我国装备制造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 共同开发自动化设备,取代民爆生产危险岗位的人工作业,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民爆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民爆生产本质安全水平的目的。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也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中国工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促发展的新阶段。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品牌和质量振兴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产业体系,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已成为指导民爆产业健康发展的方向。 同时,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将刺激民爆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推动民爆行业产能分布的调整。 随着社会公众绿色发展和社会公共安全理念的提高,对民爆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民用爆炸品行业把安全生产作为重中之重,民用爆炸品设备是民用爆炸品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1〕4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发〔2012〕388号)和《民用爆炸物品行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提高民用爆炸物品生产本质安全的精神是通过采用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传统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 开展民爆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工艺和设备的可靠性,促进现有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的升级;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检测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技术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危险工作场所的操作人员,减少危险品在线库存,降低风险因素,实现高风险工作场所遥控操作的本质安全
2013年5月民爆生产安全事故尤为严重,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要求民爆行业必须加大安全投入,用自动化、连续性和信息化改造现有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民爆行业危险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水平,逐步实现远程控制和人机隔离操作。需要组织力量解决民爆行业设备自动化和无人化技术的瓶颈,形成提高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的对策。
但是,由于民爆行业市场容量小,民爆设备品种多,批量小,我国民爆设备的研发大多是由企业自主研发的。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难以满足民爆行业对提高本质安全性和实现少(无)人性化生产的要求。这些因素制约着民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